top of page

2012_新興傳染疾病與都市社區_收錄於《疾病與社會:台灣經歷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

  • 作家相片: assist DS
    assist DS
  • 2024年12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2日



疫病與社會: 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



編/著/譯者 / 蔡甫昌、江宜樺 編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出版日期 / 2012年09月 主題分類 / 醫療保健

施政分類 / 疾病管制

ISBN13 / 9789860323672

ISBN10 / 9860323674

GPN/ 1010100784

頁數 / 383

開數 / 16K

裝訂 / 平裝

語言 / 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涵蓋醫療、公衛、藥學、法律、社會學、哲學、歷史等領域的優秀學者。眾學者深入刻畫台灣社會對此新興疫病之因應,當今國家與醫療、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並針對國家防疫、公衛醫療體系弊病提出建言,指引未來醫療政策及醫學教育應調整的方向。


陳定信序

楊泮池序

陳明豐序

侯勝茂序

江宜樺序

蔡甫昌序


目 錄


第一章 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

理性化與文明化-對SARS事件的反思

顧忠華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個人自由、集體安全與社會正義:關於SARS風暴的幾點倫理省思

陳宜中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第二章 疾病控制與救治之法理研析

疾病控制的憲法問題-以我國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應變措施作為反省基礎

陳愛娥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


疾病的控制的行政法問題-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為討論

黃錦堂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公共行政組


法定急救義務?強制締約義務?醫師法第21條、醫療法第43條性質解析

楊秀儀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科


第三章 國家體系、醫療體系與公衛政策

瘟疾蔓延時的國家與醫療體系

陳明祺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在SARS的陰影下

劉仲冬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公共衛生體系醫療化與市場化的共生關係︰一個歷史的考察

陳美霞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第四章 疾病、社區與防疫經驗

新興傳染疾病與都市社區

陳東升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由基層衛生所抗SARS經驗:談社區防疫體系運作的改革

許志成、徐瑱淳、張祐剛、蘇文川及石曜堂 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


社區價值-防疫的後勤思考

王惠珀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藥學系

林淑梅 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

陳瓊雪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系

洪永泰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第五章 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

後煞時期對於感控防疫與醫院評鑑之醒思

顏慕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


醫院評鑑制度之改善

楊哲銘、潘憶文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第六章 後SARS台灣之醫學倫理

醫學倫理教育之再思

林秀娟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小兒科


醫師專業精神與醫療組織倫理

蔡甫昌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

謝博生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


公共衛生緊急醫療倫理議題

蔡甫昌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科

江建勰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


第七章 疾病與風險社會

全球在地化風險下之風險溝通與風險評估-以SARS為Case分析

周桂田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SARS的風險治理:超越技術模型

吳嘉苓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曾嬿芬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第八章 疫病歷史回顧與反思

從疾病史反思SARS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疫病敘事回顧台灣國家統治原理的演變:由忠勤里社區防煞動員談起

蔡篤堅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陳欣蓉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梁妃儀 臺灣社會改造協會


Contact Info

  • TEL | +886-2-3366-1263

  • Email | dschen@ntu.edu.tw

  • Assistant| dschen.assist@gmail.com

  • Address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 1, Roosevelt Rd. sec 4., Taipei City, 106319, Taiwan
    (R.O.C.)

  • 106319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416室

    版權所有Copyright ©2024 Dung-sheng Chen All Right Reserved

    bottom of page